一起公益,一起健康行,基金会合作进行中。 童足健步商城新开业,新客钜惠进行中,0门槛入会,好礼相送!
高弓足术后多久能走路?
2025-08-08
“我做完高弓足手术已经1个月了,什么时候才能正常走路啊?”这是很多患者术后最关心的问题。高弓足手术(如截骨、肌腱转位等)后,骨骼和软组织需要时间愈合,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。结合临床经验,详解术后康复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节点,助您安全高效恢复。


术后早期(0-6周):保护愈合,预防粘连

核心目标:控制肿胀、促进伤口愈合,进行无负重关节活动,避免肌肉萎缩。
  1. 休息与体位管理(0-2周)
    • 术后需佩戴支具或石膏固定(肌腱手术固定4-6周,截骨手术固定6-8周),保持患肢抬高(高于心脏水平),减轻肿胀。
    • 避免负重:即使是轻度踩地也可能影响骨骼愈合,需借助轮椅或双拐移动。
  2. 被动关节活动(2-4周)
    • 踝泵运动:仰卧位,缓慢勾脚(背伸)至最大角度,保持5秒,再绷脚(跖屈)至最大角度,保持5秒,每组20次,每天4组。此动作可促进血液循环,预防深静脉血栓。
    • 足趾活动:主动屈伸足趾,每次10分钟,每天3次,防止脚趾关节僵硬。
  3. 肌力维持训练(4-6周)
    • 直腿抬高:仰卧位,伸直膝关节,将腿抬离床面30°,保持10秒,缓慢放下,每组15次,每天3组,锻炼股四头肌,避免肌肉萎缩。
    • 侧抬腿:侧卧位,上方腿伸直抬起,保持10秒,每组12次,每天2组,增强髋外展肌力量。


中期康复(6-12周):恢复关节活动度,增强肌力

核心目标: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,强化小腿、足部肌群,为负重做准备。
  1. 关节活动度训练(6-8周)
    • 踝关节内外翻:坐姿,缓慢将脚掌向内翻(内翻)、向外翻(外翻),在无痛范围内活动,每组15次,每天3组,改善踝关节灵活性。
    • 跟腱拉伸:面对墙壁,患腿在后伸直,脚跟贴地,身体前倾,感受小腿后侧牵拉,保持30秒,每组3次,每天2组,预防跟腱挛缩(尤其适用于肌腱延长术后患者)。
  2. 抗阻肌力训练(8-12周)
    • 弹力带背伸/跖屈:坐姿,将弹力带一端固定在桌腿,另一端套在脚掌,缓慢勾脚(抗阻背伸)和绷脚(抗阻跖屈),每组20次,每天3组,增强胫前肌、腓肠肌力量。
    • 足弓支撑训练:赤脚踩在毛巾上,用脚趾抓握毛巾向足跟方向拉,每组15次,每天3组,强化足底肌群,改善足弓稳定性。


后期康复(12周以后):负重与平衡训练,恢复行走功能

核心目标: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,提升行走平衡能力,适应日常活动。
  1. 负重练习(12-16周)
    • 部分负重:借助双拐,患足踩地负重20%-30%体重,缓慢行走,每天10-15分钟,根据骨骼愈合情况(需通过X线确认)逐渐增加负重比例。
    • 单腿站立:扶墙单腿站立,患腿支撑,保持30秒,逐渐延长至1分钟,每天3组,提升平衡能力。
  2. 行走与功能训练(16周以后)
    • 平地行走:从短距离(50米)开始,逐渐增加至正常步行,注意步态矫正(避免内翻或外翻),可穿矫形鞋辅助。
    • 上下楼梯训练:先迈健腿上楼梯,患腿跟进;下楼梯时先迈患腿,健腿跟进,借助扶手保持稳定,每组5次,每天2组。


康复注意事项与复查

  • 避免过度训练:如出现关节红肿、疼痛加剧,需立即停止训练并就医。
  • 定期复查:术后6周、12周、6个月需复查X线,评估骨骼愈合情况,医生会根据恢复进度调整训练计划。
  • 饮食与生活习惯:多摄入蛋白质(鸡蛋、牛奶)和钙(鱼虾、豆制品),促进骨骼愈合;穿宽松、防滑鞋,避免长时间站立。


高弓足术后康复是一个个性化过程,具体训练强度和时间需根据手术方式(如截骨、肌腱转位)、年龄及愈合情况调整。建议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训练,切勿盲目自行锻炼。如出现伤口渗液、持续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,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骨科或康复科就诊。
 
北京童足健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中路27号盘古大观5单元7层 服务电话:400 8888 529

  • 微博

  • 小红书

  • 抖音

  • 小程序

  • 微信